观察李一舟,到底什么是价值? - 弦外之音

/ 0评 / 1

近日李一舟的话题非常火热,事情的大概情节我引用一下东方财富网的摘要:

【李一舟199元AI课一年卖了5000万】近一年多来,在短视频平台上卖AI课的风潮越吹越盛,一位自称清华博士的大V李一舟推出199元的AI课程,在抖音已经吸引了上百万粉丝。近日,李一舟又在朋友圈打起广告,要卖的是原价999元现价199元的AI课。根据飞瓜数据显示,李一舟售卖的AI课《每个人的人工智能课》一年内卖出约25万套,销售额约5000万。

https://finance.eastmoney.com/a/202402202989408361.html

据说在当天,李一舟又利用熙熙攘攘的流量,推出了1980元的套餐,但是貌似没有割到太多钱。

我是一个软件工程师,在Web领域工作了6年,在音视频领域工作了2年。我平时也有写自己的电子书,再加上答疑跟社群就是我的付费课程。

我跟大家讲一下,一个好的付费课程,它需要作者拥有怎样的能力,然后经过多长时间的打磨?

1,丰富的工程经验

通常情况,要求这个作者拥有工程领域的丰富经验,才能输出实用的教程。所以你在网上看到的很多实用教程,例如 Mark Nelson 写的《The Data Compression Book》,Richard Stallman, Roland Pesch, Stan Shebs 等人写的《Debugging with gdb》,Alex Becker写的《卡尔曼滤波算法教程》 等等。

只要你搜一下,都会发现这些作者拥都拥有很好的工程经验与数学逻辑思维。当然世界上还有非常多的好书,只是排版有限无法一一列举。

这时候有另一个问题,就是一些好书很难被初学者搜索到,也就是曝光的问题。曝光不够,这些好书的价值就丢失了。所以我平时看到好书就会立即发出来,因为几十块钱的东西它可以产生很大的社会价值,能帮到很多人。

但是也有几十块钱的垃圾书在抢占初学者视野,导致他们搜索不到好的东西。

2,切换成初学者视角

在中国,通常有经验的工程师都在996,大部分人没有时间去输出教程。即使他们有时间,也只能记录一下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。有些因为时间匆忙,还会写得比较潦草。

所以有些书,如果你仔细看,其实是有价值的,恰恰可以解决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。但如果你是一个初学者,没有遇到这个问题,你就会觉得这本书没价值。

我平时就是会去找这些藏在角落里,写得潦草的知识,把它们扩展补充完整,再教给初学者。我觉得这就是我在创作的价值。

通常别人已经写得很好的教程,我会避开跟他的竞争,因为没必要内卷。

因为输出写教程,作者同样是需要成长的,通常他全职要写1年教程,才能把文笔,知识布局的运用练起来。因为初学者的知识背景跟专家是不一样的,所以需要切换成初学者角度去写作。

3,多次打磨

一本好书他是需要经过多次的打磨的:

如果这样写文章教程需要1天,那做视频教程,就需要5天。但是,但是,很多时候,一篇好文章的时间是需要一周以上的时间去打磨出来的。


所以这就涉及到一个时间投入,ROI 回报率的问题。一个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年薪在50万左右,他投入了这么多的时间,这门课程需要卖多少钱,有多少人买?这是需要去做用户价值分析的。

学员也一样,也考虑 ROI 投资回报率,我花钱学课了,能学到什么呢?这些知识是不是在其他地方有更便宜的?别人讲得更好的。

学员学 Python,Java,AI人工智能,音视频等等,也是为了找到工作或者升职加薪。讲师开课也是为了赚钱。

大家都在卖知识,有人选择把知识卖给大厂,卖给小老板,卖给外包市场。有人选择开课把知识卖给学员。

有时候把知识卖给大厂,卖给小老板,比卖课效率高。有时候会反过来,卖课效率更高一些,只是有些人没发现或者没时间去做。


我其实不恨李一舟,因为我没有花199元去买他的课程,更加没有花1980元去买他的训练营。我只是在观察李一舟。

李一舟的课程销售额5000万,假设利润是1000万。大众上交的这个智商税足够在工程界找10个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花1年的时间来输出优质AI课程了。

这时候又需要提到讲师之间的竞争,竞争是无所不在的,只有竞争才会促进社会进步。

竞争力三要素: 经验+时间+学习力。世界上所有的竞争都是 经验+时间+学习力 的竞争,对于个体是这样,对于团队是这样,对于公司也是这样,对于国家也是这样。

我很遗憾的是,在AI起风的时候,没有人去组合资源,去做这么一件事情。其实中国是非常需要有人普及AI算法到工程界,或者是激发激励大众来学习AI的,而不是走过场式的学习,或者是传销式学习。传销式学习指的是这个课程没人会去学的,就是用来做传销用的课程。

大众上交的5千万税钱被浪费了很多,这是我遗憾的地方。


中国其实有很多很多的资源,优秀的人才,有潜力的应届生,怎么让这些人才发挥他的价值,让应届生快速成长,是需要有人去做这个事情,这个事情比成立一个上市公司,赚更多的钱更有价值。

这就是我这篇文章的主题,去思考到底什么是价值?


我写这篇文章有两个目的,第一个是为了给我的公众号引流,第二个是希望大众都能从全局思考这个问题,当所有人都觉醒的时候,就是李一舟这类劣质课程消失的时候了。让优质课程得到更多的曝光,或者创造一个好的环境,培养更多的优质作者,进而去输出更多的优质课程。

这个道理就跟优秀员工应该拿奖一样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